三菱 FX5U PLC 控制伺服电机的加减速时间,核心是通过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与PLC 程序指令配合实现,具体方法需结合伺服的控制模式(位置模式、速度模式),以下是详细步骤:
伺服电机的加减速时间本质是由伺服驱动器内部参数决定的(如加速时间 Pr20、减速时间 Pr21,不同品牌参数号可能不同),PLC 的作用是:
位置模式下,伺服通常接收脉冲指令(脉冲 + 方向),加减速时间主要由伺服驱动器参数设定:
速度模式下,伺服接收模拟量(0~10V)或数字量速度指令,加减速时间可通过PLC 程序生成渐变速度指令实现:
步骤 1:驱动器参数设置
步骤 2:PLC 程序生成梯形速度曲线用 FX5U 的定时器 + 数据寄存器实现速度从 0 逐步增加到目标速度(加速),再保持,最后逐步减小到 0(减速):
ladder
// 加速阶段:每100ms速度增加100rpm,直至达到目标速度1000rpm
LD M0 // 启动信号
TON T0 K10 // 100ms定时(T0为ON时触发)
LD T0
RST T0
LD M0
CMP D10 K1000 // D10:当前速度;K1000:目标速度
LT M1 // 未达目标时M1=ON
LD M1
ADD D10 K100 D10 // 速度增加100rpm
// 减速阶段类似,用SUB指令逐步减小速度
最后将 D10 的速度值通过模拟量输出模块(如 FX5-4DA)转换为 0~10V 信号输出到伺服驱动器,实现平滑加减速。
加减速时间与负载匹配加速时间过短会导致电机过载(启动电流过大),减速时间过短可能引发再生制动过压(需接制动电阻),建议根据负载惯性(J=GD²/4)设置:惯性越大,加减速时间越长。
脉冲频率限制位置模式下,PLC 输出的脉冲频率需在伺服响应范围内(如三菱 J4 伺服最高支持 200kHz),加减速时间需保证脉冲频率变化率不超过伺服的响应能力。
通讯延迟处理若通过 Modbus 修改驱动器参数,需考虑通讯延迟(约 10~100ms),程序中需等待参数写入完成后再发送运行指令(检测 D200 的状态码确认)。
FX5U 控制伺服加减速时间的核心是:简单场景用伺服驱动器参数预设,动态调整场景用 PLC 通过通讯修改参数或程序生成渐变速度指令。实际应用中,优先通过驱动器参数设置(响应更快、更稳定),仅在需要灵活切换加减速曲线时用 PLC 程序控制。